[古人蓋房子]中國古代老百姓蓋房子
現代而言,有水泥和石灰,等,古代蓋房子時,怎麼蓋?用什麼來做粘合材料?很想找到這方面的資料,可惜,網上搜不到.
就是普通人蓋房子用的所有材料和方法
我以前問過這問題,可惜很遺憾,沒有我滿意的答案.我希望,有人能給我找到這方面資料.
reference : 屏東蓋房子找師傅
我自小在農村長大,有一些親戚是專門幫別人蓋房子的,也曾經幫過忙.
建新房一般都在小麥收割之後.首先做好一木框(約30CM*40CM),然後找來一些泥土與切碎麥桔攪拌均勻後倒入事先做好的框內,放在太陽下曬乾(要一至兩天左右).這個是用來砌牆的.(我們當土人叫這個為"土基")
房頂材料一般也是用當年新割下的麥桔,曬乾,用專門的工具去除雜物,並排列整齊,一扎一扎的捆好.
房頂事先用樹乾加一些小竹子或蘆葦桿排列好後,塗上泥土與切碎麥桔攪拌均勻後的泥槳,在鋪上事先做好的麥桔.這樣房子基本就是蓋好了.
後來一些有錢人家,不用麥桔做頂改用瓦了,因為麥桔頂一般兩年左右換一次.再後來就是磚牆了,現在都是樓房了,在也看不到了以前的土房子了.
這樣的房子住著是冬曖夏涼,非常舒服.雖然現在住著樓房,蓋房子,但感覺還是沒有以前的自然舒服.不知以上解答能否滿意.
蓋房子不同時期用的好像不太一樣吧``
西周開始用上瓦`而作為西周比較有代表的鳳雛建築遺址就發現了在在夯土牆或土坯土牆上用上三合土(白灰+砂+黃泥)
你要的是那個時期的```最早有穴居+巢居
木骨架上扎結枝條合塗土也是比較早的(仰韶)``比較有地方特色的還有用牛糞和貝殼類做的房子
不過說真的``中國比較有代表的還是木構
在古代沒有水泥,古人如何蓋房子?
在沒有水泥之前,普通百姓一般用黃泥,把黃泥輾細後加水和好後反復踩踏,在過程中不斷加入扎成小段的草,這個過程叫燙泥,燙的好的泥可以用於石頭間填充和粘合,強度不及水泥,但是材料就地取,成本低,也可以製成土坯,砌牆用。
對於有錢的人家就用生石灰加水煉成石灰粉,地上挖一大坑,鋪上青石板,把石灰和麻刀(用麻皮加工)用水泡在水裡,叫做瀝灰,一般泡一個月左右,這個灰髙用來砌青磚牆,抹白牆強度非常好,現在保留下來的清代的民宅大多數是這種工藝的。
古人建房一般七大步驟:
第一步——抄平放線
這是建房最基本的,即用水平儀等專用儀器去測量地面的平整度,觀測物體是否在一個同一水平面上,即標高相同。
第二步——開挖槽基
即為埋設建築基礎需的要而開挖土體形成低於地面的空間,類似於溝槽。
第三步——築基砌磉
即我們常說的打地基。
第四步——安置柱頂石。
中國古建築素來講究“房倒屋不塌”,這主要是支撐房屋的達木柱子起了最重要的承重作用,因此,這些柱頂石一方面可以讓立在它上面的大木柱更加穩固,同時也防止木頭柱子直接接觸地面受潮。
第五步——包砌台明
留言列表